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最新精品国产偷自在线,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下卡精品,免费看欧美A视频

    <sup id="asz9h"><form id="asz9h"><form id="asz9h"></form></form></sup>
    • <sub id="asz9h"></sub>

            煤:曾經對我看不上眼,如今換我“蹬鼻子上臉”!

            2019-09-04 14:21  來源: 國資小新

            一塊普普通通的煤除了能燃燒以外還能干啥?

            8月20日,小新在微博上發(fā)了這樣一條微博,介紹煤的“變身”:除了燃燒以外,煤還能制成油,以及一些精細化工原料,這其中就包括面膜的原材料。

            看起來黑乎乎的煤,還能變成“蹬鼻子上臉”的面膜?

            這真是曾經的我你看不上眼,現(xiàn)在的我“蹬鼻子上臉”??!

            實際上,不止是面膜,煤制油的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消費品中,像日用洗滌品,女士化妝品、護膚品等。生產出的聚烯烴產品也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可能你穿的衣服里就有煤制油產品!

            這個能把煤制成油和精細化工原料的地方,就是國家能源集團的寧夏煤業(yè)公司煤制油分公司。2019年8月19至23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工作局指導,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辦的“與共和國共成長 新媒體走進新國企”系列活動之“能源風火輪”走進國家能源集團,首站便來到了寧夏煤業(yè)公司煤制油分公司,探秘國產化率達98.5%的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神寧爐。

            煤制油,解決能源“卡脖子”!

            我國的資源稟賦是富煤缺油少氣,當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70%,并且還在不斷上升。煤制油技術的成功研發(fā)解決了能源“卡脖子”問題,成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一個重要抓手。

            煤制油即把煤炭作為原料轉化成為柴油、石腦油、汽油等產品。煤炭液化可分為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兩大類。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占地約24平方公里的區(qū)域內,塔架林立、管道縱橫,國家能源集團寧煤煤制油項目便坐落于此。這是世界上單套規(guī)模最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每年可以生產約405萬噸油品,具有非常可觀的環(huán)保效益和經濟效益。

            據寧煤煤制油分公司總經理郭中山介紹,煤炭間接液化是先把煤炭在高溫下與氧氣、水蒸氣反應氣化,轉化為合成氣(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物),然后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液體燃料的工藝技術。而“神寧爐”是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yè)公司開發(fā)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日處理量2000噸-3000噸單噴嘴干煤粉加壓氣化技術。

            關于煤制油和“神寧爐”,小新曾專門寫文詳細介紹過

            當前,國家能源集團煤制油化工產業(yè)共有項目28個,主要涉及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煤焦化、氯堿化工以及油化品下游產品開發(fā)等業(yè)務。目前已經建成并運行4個大型國家煤化工示范工程。在建設煤制油示范項目中,我國打破了國外對煤制油化工核心技術的壟斷,獲得技術專利200多項,取得了美國、歐盟、日本等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專利授權,國家能源集團也成為全球唯一同時掌握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和煤間接液化兩種煤制油技術的企業(yè)。

            超低排放,煤炭從“黑”到“綠”!

            在全國近40億噸的煤炭消耗量中,火電企業(yè)消耗了其中的一半左右,火電廠的減排問題也成了首要問題、當務之急。這一站,我們探訪了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和低污染物排放的典范之一——國家能源集團泰州電廠。泰州電廠4臺百萬千瓦機組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全面優(yōu)于燃氣機組排放標準,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全部低于國家超低排放限值。

            泰州電廠二期工程是國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國家能源局高效燃煤示范項目。兩臺機組分別于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建成投產,其中3號機組是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fā)電機組,性能試驗結果顯示,鍋爐效率為94.83%,汽輪機熱耗為7067千焦/千瓦時,供電煤耗為265克/千瓦時,發(fā)電效率達到47.82%,各項參數(shù)均達到或超過設計值,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截至2018年底,二期兩臺機組總發(fā)電量387.71億千瓦時,與同期全國火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相比低37克/千瓦時,相當于節(jié)約標準煤143.5萬噸,折合減排二氧化碳近401.8萬噸。實際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強度為0.01、0.06和0.13克/千瓦時,比2017年中電聯(lián)公布的全國平均排放強度分別低0.05、0.20和0.12克/千瓦時,相當于減排煙塵1978噸、二氧化硫7668噸、氮氧化物4678噸,清潔和高效的機組帶來的示范效應非常明顯。截至2018年底,該項目的成果已經在國內21臺100萬千瓦和66萬千瓦的火電機組上應用。

            潮汐電站,清潔能源新探索!

            在浙江省溫嶺市西南的江廈港上,位于浙江省離城16公里處,悄然矗立著中國第一座雙向潮汐能發(fā)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作為中國潮汐能開發(fā)利用試驗基地的先驅,近四十年來,這座發(fā)電站見證了國內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的多項探索。

            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總裝機容量4100千瓦,是目前我國最大、世界第四的潮汐能發(fā)電站。該電站的投產發(fā)電還作為發(fā)生在20世紀的世紀性大事,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的青銅甬道銘文中,備受矚目。

            電站2007年投產的6號機組被列入國家“863”計劃,是一臺新型雙向燈泡貫流式水輪/水泵、發(fā)電/電動機組,與原有機組相比,增加正、反向水泵運行工況;2012年,江廈潮汐試驗電站1號機組進行增效擴容改造,機組投運后,實現(xiàn)了正反向發(fā)電、泵水、泄水“六工況”運行功能,正向水力效率達到88.7%,反向水力效率達到83.2%,成為世界首例在役運行的全功能三葉片燈泡貫流潮汐發(fā)電機組,填補了我國潮汐發(fā)電機組類型上的一項空白,鞏固了我國在燈泡貫流式潮汐發(fā)電技術的領先地位。

            江廈潮汐試驗電站自有其一套特別的發(fā)展邏輯。與傳統(tǒng)水電站相比,潮汐電站沒有水電站的枯水期問題,電量穩(wěn)定而且還可以做到精確預報;建設潮汐電站不需移民,不僅無淹沒損失,相反還可圍墾大片土地,除去發(fā)電,還兼有水產養(yǎng)殖和交通旅游等巨大的綜合利用效益。

            數(shù)據統(tǒng)計顯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建成后為當?shù)貒鷫?600畝農田,可耕地4700畝,圍墾土地種植水稻、棉花或者堅果園種植柑桔、文旦的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

            在水產養(yǎng)殖方面,江廈潮汐試驗電站水庫范圍內有海涂1800畝,庫容水面面積1200畝,水庫及海涂用來養(yǎng)殖對蝦、青蟹、花蚶等海產品,年產值在1500萬元以上。

            如今,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已經建成運行了近四十年,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副站長王浩平根據電站的建設經驗表示:興建潮汐電站也不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大的影響,江廈港與建站前的臨近海灣相比,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若干資源反而更加豐富了。

            技術加持,采煤智能化!

            看過了煤炭產業(yè)的新發(fā)展,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起點,看看煤礦里有什么新變化——

            在地下400米采煤現(xiàn)場,178臺液壓支架像擎天柱一樣牢固支撐起采煤工作面,采煤機采下的煤由輸送履帶自動送到井口,整個過程“采煤不見煤”。

            這樣的現(xiàn)代化采煤場景發(fā)生在紅柳煤礦,一個標準化的千萬噸級現(xiàn)代化礦區(qū),設計可采儲量11.88億噸,2011年正式投產運行。為實現(xiàn)“少人則安”甚至“無人則安”目標,紅柳煤礦以建設智慧美麗礦山為抓手,推進煤炭開采與物聯(lián)網、大數(shù)據、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將原煤運輸系統(tǒng)的逆煤流啟動改變?yōu)轫樏毫鲉樱瑢崿F(xiàn)自動化集中控制“一鍵啟?!?;率先攻破自動化跟機三角煤工藝難題,實現(xiàn)全工作面雙向全截深采煤工藝自動化跟機模式,礦井生產效能進一步提升。

            在千米深的煤礦井下,竟然有4G信號,還可以使用WIFI!

            神東大柳塔煤礦4G“一網一站系統(tǒng)”實現(xiàn)井下4G信號全覆蓋,上行數(shù)據峰值速率50Mbps,下行數(shù)據峰值100Mbps,還具備WIFI和綜合基站服務功能。井下各項設備包括人員定位、視頻通話等均通過WIFI接入系統(tǒng),數(shù)據通過光纜傳送至地面,實現(xiàn)了一根光纜滿足整個煤礦業(yè)務傳輸需求。這是傳統(tǒng)煤炭企業(yè)利用科技成果提升工作效率的嘗試。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煤炭工業(yè)已經實現(xiàn)由手挖肩挑到普通機械化、綜合機械化再到自動化、智能化的飛越,產量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240萬噸到2018年的35.5億噸,為推動新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對了,還記得我們這場活動的主題嗎?

            為什么要叫#能源風火輪#?

            這是因為,國家能源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fā)電公司、風力發(fā)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已經擁有了風(電)、火(電),最近,國家能源集團也有“輪”了——

            這是神東煤炭集團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巨型采煤機,重230噸,功率3030千瓦,可自動化割煤,運行一趟就能采掘近3000噸煤,已服役的同類型采煤機曾創(chuàng)下最高月產146萬噸的記錄,可滿足于神東地區(qū)8.8米特厚煤層開采需求。8月30日,該采煤機在神東設備維修中心維修二廠聯(lián)合試運轉成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Top